辞退争议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辞退争议
遭遇“集体裁员”如何抱团维权
2011-05-26 21:50:24
若企业为了发展,不得已进行集体裁员,怎样才符合法律要求?对于员工来说,若遇到企业集体裁员,可拿到多少的补偿金?还可以争取哪些权益?本期特别策划将盘点近年来发生的裁员大事件,帮助读者一一揭开裁员背后的维权面纱。
■新闻回顾
企业“瘦身”大事件一览
5月18日,酷6网宣布,为了压缩成本提高效率,酷6裁员20%,被辞退的员工总数在150人左右,占整个销售部门的三分之二。裁员消息一经宣布即开始执行。与此同时,酷6网的裁员风波逐渐升级,继酷6网宣称将对被裁副总裁郝志中提起诉讼后,郝志中近日也通过媒体表示,酷6网被裁员工决定联合提起法律诉讼,要求酷6网对本次裁员事件作出道歉并恢复被裁员工原有的工作岗位。
5月16日,网上曝出多张自称“4月23日建福宫会所开幕”的照片。而日前,一则消息再次将故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据称,因怀疑泄露故宫建福宫修建豪华会所的机密是内部人所为,北京故宫宫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开除了所有员工。
2月 22日,美国最大电子零售商——百思买突然宣布关闭了所有的中国自营店。当天,百思买在沪的近千名员工被要求“必须全员到岗”,而当他们到达熟悉的店铺,却发现卷帘门紧闭,紧接着高管宣布了一个消息百思买在中国内地的9家门店全部关闭,将其在内地的经营业务整合到全资子公司江苏五星电器中。据了解,百思买此次的员工赔偿方案为“N+ 1+ 4”乘以底数,“N”为工作年限,底数最低为每月3500元。这意味着只要工作1年以上,基本都可以拿到2万元左右的遣散费。
……
■网络声音
集体裁员要有方法
针对“酷6裁员门”事件,大多名人和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对此事保持了沉默,有的也只是跳出新闻事件,对“集体裁员”这一行为发表了自己的专业上的观点。比如在李开复微博上,提出了裁员的建议:1)裁员标准必须公平一致,2)被裁员工由老板亲自约谈,3)每个经理接受培训,公司提供可能问答,避免法律风险,4)经理应顾及员工自尊,避免批评辩论冲突,5)给被裁员工合理待遇,但让他们尽快离开,6)存留员工也会受到心理创伤(同情、伤心、担心),需要坦诚解释沟通,表达安慰和重视。
■应对策略
员工:裁员前均有征兆,要及时警惕
前程无忧人力资源咨询顾问傅睿侃提醒职场人,作为雇员来说,在公司运营出现问题或者外部经济环境不景气的时候,要对公司的某些特别的政策留一个心眼,以防这种突如其来的裁员降临至自己头上。如公司一直亏损、员工经常调岗调薪、经常性的拖欠工资等都可能会是裁员前的预兆。
作为雇员来说,除了警惕以上现象的出现外,做好本职工作,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以避免由于不适合岗位需求或者因违反公司制度、法律法规所引起的非经济性裁员。同时,对于加班、出差、业绩考核成绩等有利于个人利益的材料和证据也可以做好保留,以便在发生劳动纠纷或者裁员赔偿时作为证明;当然,如果在遇到违反劳动法规定的裁员操作,必要时合理地利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权利也不可或缺。另外,适时寻好下家,也是未雨绸缪的一种方式。
作为在职员工,时刻都要有职业危机感。除了学习与自己工作有关的专业技能,还要积累一些可转换技能,如沟通能力、协调能力、管理能力等。如技术人员,随着年龄的增加,所掌握的技术可能落伍,如果具备一定的可转换技能,就可转行从事行政、管理等工作,使自己的职业生涯不断拓展。一旦被裁员,将来再就业时会相对容易些。
企业:应及时疏导给予“精神补偿”
站在被裁员工的立场看,遭受裁员本身就很郁闷,心理压力一定很大,如果此时企业能够对这些员工进行心理辅导和再就业帮助的话,无疑给予了一份“精神补偿”。在这方面,国外的经验值得借鉴,如请猎头公司为高级职员谋求相应的职位;如果员工3个月内还找不到新工作,公司提供免费的就业培训机会等。这不仅可以化解被裁减员工的怨气,也有利于重振存留员工的士气。
■维权在线
七问经济性集体裁员
24小时走人,补偿几个月工资,失业半年,这几乎是所有被裁员工的真实生活写照。那么,当员工遭遇公司裁员以后,是不是就只能立马走人?据此,上海江三角律师事务所律师王芬表示,在我国的法律法规规章里,从来就没有“裁员”的概念,只有“经济性裁员”。目前,很多企业的大规模裁员大多属于经济性裁员。所谓经济性裁员,是指企业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不得不用裁员的方式来缓解经济压力。但经济性裁员是有程序的,不能说声裁员,员工就得马上走人。
Q1:企业符合什么样的条件才能使用经济性裁员?
企业经济性裁员有以下四种情况: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因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产生的裁员较为常见,所以如果你的企业大致符合这些情况,你又恰好收到裁人暗示(或明示),那么大家需要关注的首先就应当是这个条款;“酷6”裁减销售人员的理由,从各种渠道的消息看,其中有些内容似乎与这条比较接近。
第三种情况即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情况实际又包含了转产、技术革新和经营方式调整三种情况,比如公司将部分工作进行外包等。有关“酷6”裁员的消息中,有盛大欲改变销售方式,将销售外包给广告公司的动作,如若这个消息真实,盛大的做法应该属于经营方式调整。
Q2:如果企业实行经济性裁员,都有哪些程序?
一般来说,裁员人数不满20人或10%,企业可自己决定,无须报告。如果是20人或10%以上,需要报告。
对于有工会的企业来说,首先要提前30天向工会说明情况;然后听取工会意见,最后将裁减方案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没有工会的企业,第一步是提前30天向全体职工说明情况;第二步是听取职工意见;第三步是将裁减方案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
Q3:裁员后,对一般员工的经济补偿金是多少?
企业裁员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进行法定裁员,经济补偿金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此处的“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且不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
所谓的“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一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包括销售提成)、津贴和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加班工资)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工资”是劳动者劳动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但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动者个人的社会保险福利费用、劳动保护方面的费用等不在工资之列。
Q4:高薪员工能获得多少经济补偿?
何谓“高薪员工”?《劳动合同法》中的高薪员工是指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劳动者。
对高薪员工的经济补偿标准应符合“双上限”。也就是说,对于高薪员工,用人单位在支付经济补偿金时,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而不是实际工资;且向其支付经济补偿金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如甲月工资为1万元人民币,超过了其所在市上年度月平均工资的三倍(假设该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2000元),其在该单位工作15年,则其最后获得的经济补偿金为:2000×3×12=72000元。在支付问题上,应该在办理工作交接时支付,而不是解除劳动合同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支付。
Q5:经济性裁员中,谁不能裁?
根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裁减: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定的其他情形。也就是说,不在以上六种情形内的劳动者,才能被企业列入裁员的名单内。
Q6:哪些人在裁员中应当优先留用?
根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裁减人员时,应当优先留用下列劳动者:(一)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二)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三)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抚养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值得一提的是,用人单位在六个月内重新招用人员的,应当通知被裁减人员,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被裁减人员。
Q7:如果用人单位违反裁员,被裁人员能获多少补偿?
用人单位无法定理由或者严重违反法定程序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属于违法解除,违法解除的法律后果,要么是基于劳动者的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要么是在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或者客观上不能继续履行的情况下,由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双倍的经济补偿金。

律师名片 | |||
---|---|---|---|
姓 名: | 李居鹏 | 职业证号: | 13101200710869100 |
性 别: | 男 | 电 话: | 021-60857666 |
所在律所: | 上海市嘉华律师事务所 | ||
业务专长: | 劳动法、公司法、合同法、人身损害赔偿。 | ||
首席律师
站内搜索
业务范围
联系我们
邮编:200030
电话:13651900564
email:lawyer80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