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公司法务 » 知识产权
急功近利欲自己创业 不择手段窃取专利技术
2011-07-17 11:18:44
上海法治报记者 吕蕾 法治报通讯员 俞都都
按照正常使用,地铁车票、高速通行IC计费卡和交通卡这些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非接触式IC卡每张可以使用10万次。但是由于实际应用中的使用不当,使得这些IC卡的寿命往往只有理论寿命的三分之一。
正是因为这巨大的资源损耗,让李达父子的IC卡无损循环复新再利用技术引来了巨大的商机。正当他们的生意蒸蒸日上、订单不断的时候,这一专利的核心技术却被窃取了。这一晴天霹雳,让公司在前进的道路上举步维艰,也让李达父子深深的陷入了困境。
花甲之年,他迎来事业巅峰
走进位于杨浦区的卡美循环技术有限公司,不大的生产厂房里,企业负责人老李津津乐道地为检察官介绍起他曾经获得的循环利用技术专利。为人好客的他带着承办人员参观了车间内的专门研磨机器,言语之间是满满的自豪。 1993年,伴随着下海经商的时代大潮,老李决定辞去厂里的技术工作自己创业。他先后在温州、深圳等地开办工厂,专门生产IC卡套等相关配套产品,并获得了很好的销售业绩。然而眼光长远的老李并没有止步于前,他认为IC卡技术含量高且携带方便,在信息科技不断发展的未来定会拥有极高的使用价值。于是,他把IC卡制作工艺的研发作为开拓业务的重点,力求在这块尚未被开垦的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老李的儿子李达在经历了11年的留学生涯后,也毅然拒绝了德、美等国家优厚的留用待遇,回到中国与父亲一起完成共同的自主创业梦想。随后二人共同开办了一家名为卡美的循环技术有限公司。他们意识到随着IC卡在轨道交通、公交车、高速公路收费口等公共区域的广泛应用,报废率有呈逐年上升趋势。通常非接触式IC卡理论上的使用次数是10万次,在实际应用中,由于通行卡每天在收费中心、地铁站、收费车道、通行车辆之间不停流转,不同工作环境差异较大,再加上部分驾驶员、乘客的使用不当,使得IC卡的使用寿命往往只有理论寿命的三分之一。举个简单的例子,随着上海高速公路联网运营年限的增加,每年坏卡的数量也呈几何级增加,仅2007年上海高速公路新增补充通行卡的数量就超过了15万张,相对而言,每年就会有大量的休眠卡 (坏卡和污损卡)进入了路网的存量仓库,造成了极大地社会资源浪费。接受过加拿大环境学教育的儿子李达环保观念非常强,他敏锐地觉察到无数因污损、改版等问题而无法使用的IC卡背后,蕴藏着不可错过的商机。然而IC卡循环使用技术研发起来难度极大,一些企业曾经尝试用酸、脂类化学溶剂浸泡的方法来清洗IC卡表面污渍,不仅使卡身残留刺鼻的化学药品气味,废旧溶剂还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得不偿失。即便是一些国内外顶尖科研人员始终都没有攻克这项技术难关。
面对这世界性难题,李家父子决定放手一搏,他们分工协作,由李达搭框架、制配方,父亲结合试验负责具体工艺的监督和完善。就这样历经三年的艰难探索,终于突破瓶颈,发明了利用高压喷流水摩擦卡表层,使用平面磨抛法和平面旋抛法清洗IC卡表面的独特工艺,节约了大量的PVC (PET)塑料、硅芯片、油墨等化工原料。同时,用专利技术为IC卡 “洗澡”的流水线上基本原料就是清水,采用物理方法介入清洗,清洗过的污水经过循环过滤技术又可上流水线重新使用,此项技术实现了每0.1立方米的水清洗1万张IC卡的效率。 IC卡清洗消毒和循环复新技术彻底激活了沉淀的通行卡资源,大幅度降低了路网运行成本。在提倡科学发展观的大背景下,为提高政府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做了有益尝试,开创性地填补了国际上该领域的空白。不久,颇具核心技术保密头脑的李家父子成功申请到相关技术的两项专利与一项商业秘密。
意料之外 窃密者竟是“身边人”
很快,这项 “IC卡无损循环复新再利用技术”被本市多家公共服务专营企业看中,在地铁、公交、社保、高速公路收费通道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向着长三角全辐射迈进。杨浦区知识产权园区在整个过程中也鼎力支持,尽可能为卡美公司提供政策等方面的便利服务,为此项科研成果的出炉转化应用保驾护航。正当卡美公司成功开拓了创新渠道准备蓬勃发展的时候,核心秘密的被窃取使该公司在前进的道路上举步维艰。
向检察官叙述到这里时,老李无奈地叹了口气,而儿子李达则表现出愤愤不平:“他们怎么能够做出这样的事?!”原来,为了能够使公司做大做强,老李与另一家位于松江的某环保科技公司签订了委托合同,由该企业承担一部分加工环节。由于双方对其中一项作为商业秘密进行保护的技术签署了保密协议,老李未存更多的戒备之心,将核心科技教授给受托厂家派来学习修复研磨工艺的高峰、胡林。在此期间,高和胡对生产流程有了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并得到IC卡清洗机的工程图纸。卡美有限公司作为专利科技来源,对受托公司同样负有监督指导责任,因此,老李总是松江杨浦两头跑,即使在炎炎夏日也坚持保持每周两到三次的 “亲临视察”,给予高峰、胡林等该厂员工一些技术方面的帮助。
不久,又一名受雇于松江厂方的技术联络员方弘来到老李的公司学习工艺。此人刚走出大学校园,看上去清瘦俊朗、文质彬彬,做起事来也有条有理,甚是麻利,深得老李信任。对于这些年轻后辈,老李总是不遗余力地传授实践技巧,以自身多年从事该行当的经验尽可能使他们少走弯路。
一天,方弘召集了高峰和胡林,将自己酝酿已久的创业规划和盘托出: “既然我们已经掌握了全部的研磨抛光工艺,完全可以利用这一点自己开办企业,不但省去了研发成本,就连客户来源都是现成的,何乐而不为?”方弘的一番鼓动拨动了两人急于求成的心弦。胡虽未担任过法人代表,但年纪轻轻已是几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具有丰富的经营经验,他知道这项IC卡无损循环复新再利用技术在行业内处于垄断地位,一旦投资利润必定相当可观,而高峰的技术水平深得老李真传,照葫芦画瓢并非难事。于是,他们在暗处筹办由三人共同合伙的新公司,待到一切尘埃落定,他们便向原聘用单位提出辞职申请,开始自立门户。
这家由三人出资成立的上海弘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专门经营与卡美公司相同的IC卡无损循环修复业务。他们以较低的报价将众多原属卡美的客户吸引到弘立旗下,使卡美在短时间内失去了多项大宗订单。面对突如其来的大批客源流失,老李倍感纳闷和焦急。一天,老李来到一家加工工厂进行业务洽谈,老板的疑问令其恍然大悟: “老李啊,最近有一家别的公司经常批量来货,要求我们重新制图印膜,这项技术不是你们的吗?怎会有其他厂商和你们做同一种生意?”听闻此言,老李立刻上网搜寻有关的信息。原来弘立公司早已将卡美作为商业秘密进行保护的“IC卡无损循环复新再利用技术”标榜为历经多年研发的 “原创”科技,在多家网站的页面上打出广告招揽生意。他预计潜在的合同损失必然会影响该公司2009年刚获得的国家科技部技术创新基金项目的按时完成,那可是自己多年来奋斗的成绩表啊!经济和心理上的双重打击让他一连数日彻夜难眠。
法不容情 三犯罪嫌疑人被批捕
杨浦检察院金融检察科接到该案后十分重视,原因不仅仅在于涉案金额,而且能否依法妥善处理更关系到杨浦区对自主创业型中小企业的保护力度,影响杨浦创新型城区建设的顺利推进。金融科干警第一时间前往卡美科技有限公司,耐心细致地听取了该公司知识产权被侵权的情况,并与杨浦区知识产权园区相关负责人取得了联系。承办检察官了解到,卡美科技有限公司在知悉被侵权后已向知识产权园作了情况通报,老李以邮件方式发送的机器图纸、弘立公司发布在网络上的广告等第一手资料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得以完整保存,为后续查证提供了较为有利的条件。
为了更准确地还原案件事实,金融科何科长买来与IC卡理论有关的专业书籍熟悉其研磨原理,并多次前往卡美公司实地走访,了解整个修复工艺流程。经调查,干警发现该公司作为商业秘密保护的相关设备安装在一个封闭车间内,需要刷特制员工卡方能进出。但即使李家父子具有一定的保密意识,依旧难防 “身边人”,从而他们的愿景与广阔的发展前景失之交臂。事后,高峰的母亲曾多次致电老李,希望看在旧日情分上对儿子网开一面,原谅他的 “少不更事”。但高峰母亲哪里知道,高峰的行为已然触犯了刑法中侵犯商业秘密条款之规定,必将受到相应的处罚。作为家人,他们也只好无奈地接受“法不容情”的现实。
目前,杨浦检察院经审查该案的事实和证据后,已对三名犯罪嫌疑人依法批准逮捕,该案现已进入审查起诉阶段。
在得知令老李险些一蹶不振的遭遇后,杨浦检察院承办检察官专程去慰问疏导,鼓励老李和儿子李达尽快调整心态重新出发,发明出更多更好的专利技术。此外干警也提醒他们要以此为鉴,创新科技是企业成长壮大的生命线,特别对于中小企业的起步阶段而言尤为关键。检察官提示企业相关负责人,在创业道路上要处处留心,以免辛苦研发的成果被别有企图之人侵犯。在杨浦区检察院、知识产权园区等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安抚下,老李较快地走出了阴影,再一次开创性地研发出新的循环利用技术。目前,该项技术也在专利申请过程中。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 上一篇:商标管理及商标争议事宜是专属职权
- 下一篇:企业贴牌生产须防被动侵权

律师名片 | |||
---|---|---|---|
姓 名: | 李居鹏 | 职业证号: | 13101200710869100 |
性 别: | 男 | 电 话: | 021-60857666 |
所在律所: | 上海市嘉华律师事务所 | ||
业务专长: | 劳动法、公司法、合同法、人身损害赔偿。 | ||
首席律师
站内搜索
业务范围
联系我们
邮编:200030
电话:13651900564
email:lawyer80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