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答疑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律师答疑
律师答疑:偷看同事网聊记录侵犯隐私吗?
2015-01-08 22:30:29
企业职员上班时间的网聊记录被上司看到,上交总经理后招来严肃批评。聊天的员工认为,未经许可擅自翻看私人聊天记录并扩散侵犯隐私权,诉至虹口区法院。近日,法院一审判决对诉讼请求不予支持。
【案情回放】
陈女士、小王、小刘共事于一家传媒公司。陈是小王和小刘的直接上司。一日,小王、小刘在上班时间通过QQ闲聊,并涉及到对陈女士的“私人看法”。两人去用午餐时没有关闭聊天记录。碰巧,陈女士不小心触碰到小王的电脑键盘,看到QQ聊天对话框。出于好奇,陈女士阅读了其中的内容,十分不满。她掏出手机,将聊天记录拍照保存,并把照片交给了公司总经理。
总经理觉得上班时间上网闲聊违反公司纪律,故对两人进行了严肃批评。此后,小王和小刘发现,公司上下都因此事对她们指指点点。因此,两人以侵犯隐私权为由将陈女士诉至法院,要求陈女士在公司公示栏内张贴道歉书。
陈女士辩称,自己主观上并无窥探两人隐私的故意;而将上述记录拍照并交予总经理,只是作为总经理处理本次事件、规范公司纪律的依据,且在事件处理完毕后,自己已及时删除照片,并无任何扩散、传播行为,故不构成对小王、小刘隐私权的侵犯。
【以案说法】
问:陈女士的行为是否侵犯隐私?
答:判断是否构成侵犯隐私权,应当根据受害人确有隐私被损害的事实、行为人行为违法、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四个要素来认定。
首先,隐私权是有一定限制的,并非所有的私人聊天内容都属于个人隐私。本案中,对于陈女士所拍摄的聊天记录中哪些内容涉及个人隐私,小王、小刘并没有提交证据予以佐证,故难以对其加以认定。其次,陈女士对下属上班时间QQ聊天的行为向总经理做汇报,是出于执行公司纪律的目的,并无窥探隐私的主观故意。但陈女士在未征得两人同意的情况下将其聊天记录用手机进行拍摄,确实有失妥当。再次,陈女士只将其拍摄内容交给总经理,无其他传播行为。最后,小王、小刘称因为陈女士侵犯自己隐私权而遭受损害,但其未能提供证据证明具体的损害后果。
综上,陈女士的行为并未侵犯小王、小刘的隐私权。
【法辞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五条: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
(虹口区法院 张莹骅)

律师名片 | |||
---|---|---|---|
姓 名: | 李居鹏 | 职业证号: | 13101200710869100 |
性 别: | 男 | 电 话: | 021-60857666 |
所在律所: | 上海市嘉华律师事务所 | ||
业务专长: | 劳动法、公司法、合同法、人身损害赔偿。 | ||
首席律师
站内搜索
业务范围
联系我们
邮编:200030
电话:13651900564
email:lawyer800@126.com